1、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嵊州市前岩水库水源地保护及水生态功能建设工程 |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前岩水库 | 嵊州市水利水电发展有限公司 | 前岩水库坐落于嵊州市三界镇,位于曹娥江流域范洋江支流上游。前岩水库始建于1958年3月,1960年12月完工投入运行,2010年完成除险加固,运行至今已逾60年。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8.6km2(其中包括:集雨面积20.6km²,陈村江引水面积5km²,澄溪江引水面积13km²),总库容1170万m3,正常库容105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由拦河坝(主坝1座、副坝3座)、溢洪道、泄洪闸、输水隧洞(2只)、放水涵洞(3只)、引水渠(2条)及电站等部分组成。 嵊州市前岩水库水源地保护及水生态功能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缓冲带生态建设工程、净化湿地建设工程、入库河流生态建设工程、库区原位净化工程和底质建设工程。 | 建设单位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站、项目附近友谊村、沈塘新村、前岩新村公告栏等,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05月24日~2025年06月09日。公示期间未收到意见反馈。 | 建设单位承诺按环评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 | 废气:(1)主要运输通道以及工地出入口道路路面进行维护;(2)装载物料时,应覆盖堆放;运输车辆加蓬盖、装卸场地在装卸进场前应冲洗干净;运土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装备;(3)适当洒水防治粉尘;(4)规划好合理的运输路线,尽可能避免穿过中心集镇及居民较多的地区;(5)底泥堆场定时喷洒除臭剂。 废水:(1)基坑废水和管道试压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等;(2)洗车平台设置隔油池和沉淀池对冲洗废水处理,处理达标后回用于施工机械、车辆冲洗;(3)船舶舱底油污水拟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置,不外排;(4)淤泥干化场尾水经混凝沉淀处理,通过管道回注于前岩水库下游灌溉渠用于农田灌溉用水;(5)生活污水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三界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6)底质建设作业过程中,采用封闭式环保绞吸罩;同时,设置防污幕帘。运行期水库管理处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并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三界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噪声:(1)场地布置合理;(2)加强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安装时,可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3)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4)加强管理,提倡文明施工。 固废:施工期(1)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应尽量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进填埋场无害化处理。(2)本工程弃土、底泥泥饼和陈村江清淤底泥外运用于筑堤、市政道路、商业和工业用地回填等。(3)隔油池废油和舱底油污水按照危险废物要求收集、贮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4)施工期间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1)湿地植被维护产生的枯枝败叶避免乱丢、乱放,随意丢弃等行为,统一收集,委托环卫部门处理。(2)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生态保护和恢复:(1)加强植物植被保护。优化布置,减少占地;注意保护好表层土壤(2)加强水生生物保护。施工物料的堆放位置应远离水体,各类材料应有遮雨设施,并在物料场周围挖明沟、沉沙井、防护墙等,避免物料被暴雨冲到周边水域中。(3)加强动物保护。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做好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工作(4)加强鱼类保护。优化施工工艺与时段;施工期间要加强对油料、燃料等重污染物质的安全责任制管理,严控泄漏事故对水库水质及其鱼类产生影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及固体废弃物要及时收集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中;加强鱼类监测。(5)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护。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严格的施工组织方案;在涉水工程建设期间,前岩水库停止供水,采用第四水厂作为供水水源。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告期为2025年8月11日至2025年8月18日(5个工作日)。
联系人: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行政服务审批窗口
联系电话:0575-89180219 传真:0575-88604938
通讯地址:绍兴市越城区洋江西路699号绍兴市政务服务中心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行政服务审批窗口邮编:31200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