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专题  > 美丽绍兴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  > 工作简报
打造生态绍兴专栏第10期
  • 日期: 2010- 11- 02 09: 25
  • 来源: 市环保局
  • 浏览次数:

绍兴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4年7月29日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有序推进生态县建设
 
新昌县委、县政府首次把“生态立县”确立为全县的发展战略之一,在全县逐步形成了生态县建设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生态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年初,新昌县为生态县,在今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人代会上,把生态建设列入了重要的工作内容。围绕生态县建设,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先后进行了相关专题调研,县委书记周克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生态环保工作提出了“一控、二迁、三建”的明确要求。县长夏久传强调要着重做好调整、治理、保护等三篇文章,扎实推进生态县建设。生态立镇、生态兴镇已被不少镇乡确立为新的发展思路,16镇乡先后成立了生态镇乡建设领导小组。有关部门明确了生态建设分管领导。该县出台了《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工作职责》等两个重要文件,明确了生态县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措施以及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建设任务,落实了新昌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目标责任单位,为开展各项生态建设工作有了依据,打下了基础。该县把生态环保工作列入了乡镇双百分考核。新昌县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县的决定》,强调要统一思想,营造生态县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使生态县建设规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从而保证了生态县建设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与此同时,新昌县生态县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县“两会”前夕,县委、县政府召开生态县建设动员大会,签订《生态县建设乡镇目标责任书》,制订实施2004年度新昌生态县建设工作计划,下达新昌生态县建设工作目标任务书。新昌生态县建设规划通过市生态办组织的专家组评审。目前,在各镇乡、部门的努力与配合下,2004年度各项生态建设工程有序开展,进展顺利。新昌制药厂、新和成、京新药业等企业正在开展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工作,万丰奥特、皮尔轴承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县无公害农、林产品基地已累计建成达10万亩和0.5万亩。有机食品已有4只通过认证。县城截污管网二期工程庙前地至黄泥桥段已通过竣工验收。生态公益林、绿色林带、绿色通道建设、矿山复绿、千里清水河道建设、废气污染防治等一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在扎实推进。小将、儒岙、大市聚、镜岭等镇和巧英乡正在开展省、市级生态镇创建。新昌中学、城关中学、城西小学已通过省级绿色学校验收,南明小学正在申报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
 
 
 治理大气污染   改善空气质量
新昌医药化工企业投入2000余万元治理废气
 
近年来,为解决臭气污染问题,新昌县环保局专门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整治方案,积极开展臭气专项整治行动,督促和帮助有关企业在面源废气、点源排空废气和废水处理产生的二次污染废气防治上下功夫,努力减轻臭气污染程度。去年底至目前,该县主要医药化工企业已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废气的防治和治理。
一是抓面源废气防治。新昌制药厂已投入600余万元用于车间废气的防治,将车间内的水冲泵换成全封闭或液环泵,减少废气产生。采用冷冻盐水深冷法对四氢呋喃尾气进行回收,采用回收塔技术对醋酸丁酯进行的回收。浙江新和成股份公司也投资300万元将水环泵改为液环泵。新昌京新药业有限公司投入200多万元将原先使用的三足式离心机更换成全封闭式吊带离心机,减少废气产生。
二是抓点源排空废气防治。浙江新和成股份公司投资300万元对排空废气中的二氯甲烷进行回收,减少废气排放中有污染物料。新昌制药厂对甲苯尾气采用安装气液分离器和冷冻盐水冷却装置,对甲苯进行回收利用。新昌京新药业有限公司在受料槽放空口增加了冷凝回收装置,回收利用放空气体中的有用成份,降低废气的排放。
三是抓废水处理产生的二次污染废气治理。针对污水处理中产生的硫化氢废气二次污染问题,督促帮助有关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进,积极做好废气末端治理工作。新昌制药厂投入350万元,采用进口法拉利100%PVDF涂层膜材对兼氧池加罩集气,第一阶段采用喷淋塔处理硫化氢臭气,已于20042月份完成。浙江新和成公司投入150万元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改造,通过将水解工艺改为好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硫化氢的产生。新昌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也已开展爆气池密封方案的设计,工程即将动工。
 
投资亿元圆环境梦
新昌截污干管建设进展顺利
 
新昌县积极实施新昌江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出资3150万元,参与建设新嵊污水处理厂合建工程。在投资3600万元建成新和成老厂区至庙前地长9公里、规模12万吨/日的截污干管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了总投资3000万元东至青山工业区、西至黄泥桥的县城截污干管二期工程建设。其中,截污干管一期末端(原污水处理站厂址)至黄泥桥段长2公里的与嵊州段连接工程,200312月动工,20044月底敷设完成,总投资533万元,连接工程于630日通过竣工验收。目前,全长11公里,穿越整个县城并与嵊州相衔接的截污主干管已全线贯通,新昌县配合新嵊污水处理厂的截污主干管建设基本完成,县城截污收集能力已达60%以上。
截污干管二期其余4个工程段即:青山工业区至新和成老厂、五马园至毛巾厂、城西湖电站至黄泥桥、秀水苑至北门跌水桥,正在抓紧实施之中,初步设计已委托同济大学建设设计院设计完成并通过评审,其中五马园至城西人行桥、秀水苑至北门跌水桥二段已完成施工设计,今年7月初已纳入开发建设和市政道路建设同步实施。今年8月,将开展城西湖电站至黄泥桥段工程招投标,全长5316米,投资794万元,争取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在2005年安装敷设完成,届时新昌县城截污收集能力可望达到70%以上。
 
提高入园门槛  加大治污投入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省级ISO14000示范园区
 
近日,新昌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启动了园区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工作,力争创建成为省级ISO14000示范园区。
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立足可持续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努力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园区自200112月挂牌以来,就把环保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严格限制重污染项目上马和污染企业发展,支持、引导医药化工企业外迁寻找发展空间。至今,没有新批医药化工企业入园,反而关停了2家、迁走了6家化工企业,先后淘汰了10条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线。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园区内医药化工企业产业占比从原先的超过50%下降到目前的34%左右。在新入园企业的审定中,园区只安排一类企业及个别二类企业入园,且所有入园企业必须取得环评报告审批后才准予入园,从而在源头上杜绝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在控源的同时,园区积极引导企业推进污染治理,加强技术改造,实施清洁生产。近年来,制药厂、新和成、京新药业、三花等园区企业先后斥巨资建成废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能力已达4500/日。企业在加强治污的同时,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制药厂、新和成等一批企业都开展了清洁生产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三花集团的清洁生产氟利昂替代项目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无偿资助。制药厂、新和成公司、京新药业、三花、万丰奥特等企业先后通过了ISO14001认证。三花集团、万丰奥特集团获得了省级绿色企业的称号。
打印 关闭